6月28日,《学习时报》“文化教育”版头题位置,刊发哈工程校长宋迎东署名文章《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 为强国强军再立新功》。文章指出,要坚持践行“哈军工”优良传统,开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局面,勇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高峰,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勇做时代发展的弄潮儿,续写强国强军新篇章。
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 为强国强军再立新功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 宋迎东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尔滨工程大学时强调要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哈军工优良传统顺应时代、不断发展、历久弥新,是军工人代代相传、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理解哈军工优良传统的科学内涵,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哈军工是我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实现国防现代化。必须办一所诸兵种、多学科、综合性的正规高等军事技术学校。1952年,陈赓大将受命从朝鲜战场回国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毛泽东在为哈军工颁发的《训词》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对于我国的国防事业具有极重大的意义”。为此,哈军工肩负起为新中国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发展先进武器装备的两大历史任务。
哈军工为我国发展先进武器装备发挥了开创性作用,取得了一大批重大武器装备研发成果,为国防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哈军工构建了高等军事技术教育体系,为国家培育了国防现代化人才。1959年和1970年,哈军工响应党中央要求,按照“尖端集中、常规分散”进行分建,义无反顾奔赴各地,发展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专精结合、贡献突出的军地院校和科研机构,奠定了新中国高等军事工程技术教育的新格局。
准确把握哈军工优良传统的科学内涵
哈军工优良传统孕育在抗美援朝精神之中,与“两弹一星”精神相伴相生、同根同源。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讲起东北这块土地上诞生的精神,2023年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强调要传承发扬“哈军工精神”。传统是精神的源泉,精神是传统的升华,70多年来,一代代哈军工传人,倍加珍视哈军工荣誉,踏着前辈奋斗的足迹,在强国强军的伟大实践中生动诠释了哈军工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孕育形成了以绝对忠诚、为军向战、敢为人先、严谨求实、攻坚克难、自信开放为内涵的哈军工精神。
绝对忠诚是哈军工精神的灵魂,是哈军工人的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首要政治品质和政治生命线。从“金银滩”到“东风”,再到“马兰”基地,哈军工人的身影随处可见。在渺无人烟的马兰,1000多人中哈军工人占三分之一。有的人一干就是三四十年。一代代哈军工人把绝对忠诚融入祖国事业发展的最深处最实处,绘就了强国强军的新画卷。
为军向战是哈军工精神的本色,是哈军工人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江山永固、代代相传的强力支撑。70多年来,从哈军工到各分建院校,无论穿军装还是脱军装,都扛起了建设强大国防、服务强军事业的光荣使命,坚持“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想的是党、为的是国、强的是军,成为强国强军“永不褪色的国家队”。
敢为人先是哈军工精神的品格,是哈军工人的创新特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创造的锐气胆识。钱学森说,“中国搞‘两弹一星’,哈军工是立了大功的”。哈军工人在科研领域创造了多个“共和国第一”,极大地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共和国筑起一道巍峨的坚实屏障。
严谨求实是哈军工精神的特色,是哈军工人的治学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哈军工人把从严要求贯穿办学治校始终,首任院长陈赓大将在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学院是培养现代化军事工程师的,他们在学习科学技术和将来到军队运用科学技术,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要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密的学习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严格的纪律观念,严整的生活秩序。不具备这些条件,就难以完成一个军事工程师所担负的任务。
攻坚克难是哈军工精神的风骨,是哈军工人的奋进姿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开拓前进的强大斗志。哈军工创建初期,面临一无师资、二无校舍、三无教材设备、四无办学经验等诸多困难,坚持“边建、边教、边学”的三边建院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哈军工人以再次创业的精神和开天辟地的干劲,为共和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科研奇迹。
自信开放是哈军工精神的格局,是哈军工人的世界眼光,是中国共产党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的强大底气与深厚情怀。哈军工创建初期,先后聘请141名苏联专家担任顾问,全面援建。哈军工组建院校参观团前往苏联和东欧等国家参观学习、派出教师到国外深造,实现了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对外交流与合作。哈军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宽阔的世界眼光、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积累了国际办学经验。
践行哈军工优良传统续写强国强军新篇章
哈军工优良传统激励我们开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新局面。70多年来,包括哈军工分建高校在内的高等教育战线和科技战线始终不忘初心,矢志培育具有国防底色的拔尖创新人才。今天的哈工程致力于紧贴强国强军需求,培养“三海一核”领域和国家战略重要领域的可靠顶用人才,每年有超过70%的毕业生投身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哈工程人坚定笃行的人生追求。新征程上,传承弘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就是要深刻认识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履行服务强国强军事业的使命担当。
哈军工优良传统激励我们勇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更高峰。哈军工在各项国防事业建设中,发挥了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当今世界,大国之间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我国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传承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就是要深刻认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是高水平人才、高水平教育的自立。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必须自觉履行使命担当,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紧贴强国强军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国防科技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哈军工优良传统激励年轻一代勇做时代发展的弄潮儿。哈军工把各方面优秀知识分子集聚到强国强军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尊重人才、信任人才、助力人才成长的鲜活经验。70多年来,包括哈军工分建高校在内的高等教育战线和科技战线,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人才森林”现象,对今天的高等军事技术教育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传承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具有的重要作用。高校要聚焦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强国强军创新人才的高地。
今天,哈军工优良传统已经发展成为激励工业和信息化战线、国防科技战线特别是军工高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力量。哈军工优良传统将激励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矢志强国强军,在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转自 / 哈尔滨工程大学